中大人如何“追星”?
SYSU
编
者
按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
在这座百年名校
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都有动人的故事可以诉说
今年,中山大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
百年校庆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党委宣传部等
特联合推出“中大风物”栏目
带你一览世纪中大百年风华
1927年中山大学创办了
国内首个天文学系
并先后建起三座天文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期
去了解中大人与星星的故事
2019年10月
在韶关乐昌坪石镇
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包上
意外发现了
中山大学天文台遗址
遗址仅存原天文台地基
轮廓清晰可辨
地面残留大量砖石瓦片
原房屋基角明显
由此揭开了
中山大学天文学教育和研究的
一段往事
图注:中山大学天文台遗址全貌航拍图
提供: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27年中山大学创办了
国内首个天文学系
创办人张云教授
有感于天文学教育
“不能徒攻理论而无实习”
遂积极筹建天文台
在1952年院系调整之前
中大先后建起三座天文台
其旧址分别位于
文明路旧校址
(今广州市越秀中路125号大院)
石牌旧校址
(今华南农业大学内)
韶关坪石办学旧址
(今坪石镇坪乳中路天文台山岗)
仰望星空探真理
在短短的二十五年里
天文台虽经历数次搬迁
仍承担大量国内外观测工作
在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等方面
最大限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推动了中国科学和国际接轨
也培养了一大批天文学的优秀人才
如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学家 邹仪新
中国科学院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 叶述武
上海天文台台长 叶叔华
天文史学家 席泽宗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 洪斯溢
……
时光荏苒
让我们回顾历史中的
三座天文台的发展历程
它们恰如三颗星辰
闪耀着让人敬仰的天文之光
之一
文明路的天文台
1927年筹建 1929年竣工
1930年举行开幕典礼
文明路天文台全貌
出处:《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4年)》
它是中山大学修建的第一座天文台
亦是“南中国国人自办之唯一天文台”
比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还早五年
“本台规模虽小,但实际工作,不无足述。查本台为南中国国人自办之唯一天文台,其所负使命,至为中大,将来继续进展,未始非为我国学术界之曙光也。”
—— 《国立中山大学理工学院概览》
其时
世界上著名的天文台
基本分布在北纬40度以上
而中大这座天文台
位于北纬23度
可以较低纬度观测天象
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它位于
文明路旧校址的小山岗上
坐北朝南
前有登山道
为西式风格的平顶楼房
主体建筑有三层
“凡三层楼……地窖有:图书室,时计室,地震仪室,暗室。二楼设有:办公室一所,及住室二间。三楼有主任室,仪器室各一,另住室二间。天台有:赤道仪室,及子午仪室等。”
—— 《国立中山大学理工学院概览》
赤道仪室
上覆半球形可旋转开合的铜皮穹顶
内置15cm口径赤道远镜仪
以观测各种天体之用
子午仪室
内置6cm口径子午远镜一座
以测地方经纬度、标准时刻
及星体位置等之用
除提供天文教学外
它还作为全国乃至世界的
天文观测研究工作基地
同时承担重要的民用和军用项目
1 9 3 0
参与国际变星观测计划
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1 9 3 3
参与世界经纬度测量
1 9 3 6 / 1 9 4 1
参与两次日全食观测
1 9 3 0 至 1 9 3 7
详细记录了广州这期间
每个月的天气状况
和太阳斑点概况
及彗星、海王星等星体的观测报告
在图书资料建设方面
虽经费短缺
但通过低价求购和募捐方式
先后与世界各地
近300家天文台建立联系
收到寄赠的天文气象
图书 46 种 463 册
杂志 15 种 340 册
摄影天图等图表上千幅
此外
自1930年开始出版台刊
《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两月刊》
是当时国内仅有的
3种天文学刊物之一
前后共出版42期
《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两月刊》1930年第1卷第1期封面
提供:中山大学图书馆
天文台建成后
备受各界关注
工作有口皆碑
“(天文台)成立以来,兴办诸端:如广州气象与时刻之报告,星体及太阳之观测,日历表之印赠,两月刊之发行,变星观测会之组织等,皆其实施之重要工作,成绩彰彰,有口皆碑……图书仪器,不断扩充,参观人士,络绎不绝……宇宙真理,赖以演进,迷信思想,亦自冰消。”
—— 《本校天文台成立一周纪念感言》
何衍璇著
“俾我国人对于变星观测有兴趣者,得联络收切磋之益。惟国内天文台之由我国人所办者以本校为首屈一指,而对于变星观测,亦有完善之设备,故特将该会移交本校天文台办理。”
—— 中国天文学会变星观测委员会来函
之二
石牌校址的天文台
1936年筹建 1937年竣工
石牌校址天文台全貌
出处:《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5年)》
该天文台亦建于高岗之上
由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郑校之设计
是一栋三层灰色水泥建筑
台前有广场
东西两侧各有带穹顶的观测台
正门上方横额书“天文台”三字
正门西侧下墙有奠基石
记录了天文台修建的时间
其规模宏大
面积是老天文台的4倍
设备与图书更为充实
天文台迁入新校办公
出处:《国立中山大学日报》1936年3月20日
提供:中山大学图书馆
之三
韶关坪石的天文台
战火纷飞的动荡时期
中大天文台历经四次磨难
期间天文台器材
被一分为三
云南澄江
湖南临武
随迁自带
各存一部分
第一次
1938年底广州遭受日军猛烈空袭
天文台设备搬至罗定大湾
第二次
1939年3月为躲避战火
迁至云南澄江
第三次
1940年秋随中大本部
迁回粤北韶关坪石
第四次
1945年初,日军突袭坪石
再次仓促转移,仪器设备损失惨重
在坪石办学期间
为延续观测实习
并得到英国庚款的资助
中大学人用最快的速度
在坪石塘口村黄泥坳山岗上
建起了第三座天文台
张云和邹仪新先后
于1941年和1943年
任天文台台长
“建台于乡村,子午仪也,恒星时钟也,135厘米之望远镜也,均已安装,几与广州无异,日增设天文实测一科,由普通实验推至经纬度之精测(经度用子午仪法而纬度用天顶仪法)。”
—— 邹仪新记述
中山大学建工系虞炳烈教授设计的坪石天文台图纸
提供: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
1944年4至5月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
访问坪石中山大学
留下了大量
中大学人开展科学研究的珍贵记录
其中就有关于天文台的记述
以及邹仪新教授的照片
“在理科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中国大学里,只有中山大学拥有天文台。在著名的女台长邹仪新博士的领导下,约有12个学生。教学工作仅依靠一具6英寸的赤道仪进行。为了通过星的方位来测定纬度和时间,一具经纬仪被改装成天顶仪,并已投入使用。”
—— 《中国东南部的科学与技术》李约瑟著
邹仪新教授在天文台(李约瑟拍摄)
出处:《李约瑟的中国摄影集·第四辑·东南之旅》
邹仪新教授记录观测数据(李约瑟拍摄)
出处:《李约瑟的中国摄影集·第四辑·东南之旅》
天文台第四次的搬迁
仪器设备损失惨重
教职员也四处离散
直到抗战胜利后回迁广州
天文台才得以复原
所幸石牌天文台基本能沿用
战时寄存的部分仪器也成功寄回
全体人员回迁石牌校园
2020年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
承担了中大天文台遗址公园设计项目
从“造型的象征意义”
“历史功能的转化与利用”出发
延续场所记忆
还原历史场景
弘扬科学家精神
“坪石塘口天文台的发现,为研究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坚持教学科研提供了实物证据。中山大学在坪石办学期间,为抗战需要增设了许多课程,数学天文系和天文台的教学就是其中一部分。塘口天文台也为世界天文学研究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 何昆亮(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韶关学院韶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访谈稿
2013年12月
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成立
复办了中大的天文学科
2015年9月
物理与天文学院成立
2019年12月
天文系举行了复办揭牌仪式
诚如张云教授所言
“吾人其欲与人竞中年后之优胜乎,
非自今日努力始不可”
一代代中大的天文学学人
将秉承前辈之志
续写中大天文学教育的传奇
参考文献
1.刘心霈,吕凌峰. 中山大学天文台的创建、发展与历史贡献 [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5(1): 13-27.
2.郑力鹏,郭祥. 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J]. 南方建筑, 2012(1): 68-71.
3.温文浩. 重现与再生——韶关坪石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台建筑遗址保护与利用 [J]. 低碳世界, 2021(4): 141-143.
4.何溪澄,冯颖竹. 民国时期的中山大学天文台和广州市气象台 [J]. 气象科技进展, 2019(2): 42-46.
5.张羽. 中山大学天文台的故事.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6.【科技篇·张云】痴心问天,但求真理. 来源:广州图书馆广州人文栏目.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中大故事
▼你可曾听过,中大这穿越时空的回响
▼百年中大毕业季:时光里的青春与远方
▼首次公开!请铭记中大这444个名字……
--- iSYSU ---
来源:中山大学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 党委宣传部
统筹、策划:中山大学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
文案:何韵
排版:张峻齐
一读:张妍
初审:邱清萌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